楊梅品種方面
其實世界楊梅看中國,中國楊梅看浙江,從全國楊梅主產區來看,各地還是有很多品種的。但是有些品種適種性太差,所以只在區域內有推廣,無法大面積種植,而且有些楊梅其實是同一個品種,但各地叫法不同。一般來講,適種性廣,綜合性狀好且全國楊梅主產區都有種植的楊梅品種有荸薺種也叫黑炭(早熟豐產易管理),東魁楊梅(果個最大,名氣響,晚熟),水晶白楊梅也叫白沙(中熟,病蟲最少,單價最高,最有特色,口感獨特)
1、荸薺種:荸薺種樹勢較弱,平均果重約14克,肉質細軟,味清甜,汁液多,離核性強,核小,成熟后不脫落,具有豐產、優質、耐肥、抗風和適應強等優點,已在江南地區推廣。
2、東魁:東魁樹勢強壯,樹姿直立,發枝力強,果實較大,平均單果重約20克,汁多,酸甜適口,風味濃,品質上等,主產地成熟期為7月上中旬,采收期8~10天。
3、水晶白楊梅也叫白沙是白楊梅品種中唯一的大果形、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種。果實圓球形,平均單果重14.35g, 大果重17.3g。完熟時白玉色,肉柱先端稍帶紅點;肉質柔軟細嫩,汁多,昧甜稍酸,風味較濃,具獨特清香味,品質上乘。
4、深紅種楊梅:果實圓球形,果型中等,果面鮮紅,肉柱先端圓鈍,汁多味鮮,甜酸適口。是浙江省林木良種 ( 浙 S-SV-MR-014-2002)。該品種樹勢強健,樹冠圓頭形,枝葉茂盛。嫁接后 4 年開始結果,8 年進入盛果期,果圓形,縱橫徑 2.77cm×2.83cm,平均單果重 13.1g,果面鮮紅色。
楊梅提高種植成活率方面
為提高楊梅苗的成活率,種植時宜深不宜淺,特別是秋旱比較重的地方。應把砧木上的老接穗全部埋入土下,接穗上新長出的枝葉也至少有3-5片葉埋入土中,以使接穗部分發根。如果種淺了,老接穗露出土面,則成活率低,這是種植楊梅成不知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楊梅苗定植前,應剪去全部葉子,留下葉柄,并去掉接穗上的尼龍薄膜。如果有掘傷的根系,應用整枝剪剪平傷口。同時,應注意做好定干工作,接口以上中心干高度約25厘米為宜。
澆水定植后的第一年,楊梅根系不發達,在7-8月高溫干旱時,易被旱死,應進行防早抗旱。有水源的地方可行灌水或澆水;也可在出梅后(7月)地濕時,覆蓋5-10厘米厚的草于魚鱗坑范圍內,防旱抗旱。
一般來說,楊梅比較適合在濕潤的南方生長。
我的意見:在合適的季節,用好的苗,去葉重修剪,再加合理的種植方式,注意夏季高溫養護,對成活率也是有把握的。
什么時間適合楊梅苗移植
楊梅苗一般在11月至翌年3月定植前完成。
秋冬季種植時期為10月上旬-12月上旬,春季種植時期為萌芽前的2-3月份,亦可延遲至4月上旬。種植時宜選擇陰天或毛毛雨天進行,盡量避開刮西北風的天氣。楊梅大樹種植雖常年都可進行,但其他季節則要求更高的管護措施,非特殊情況,一般不提倡。
楊梅定植密度與方法
(1)定植密度應根據果園的氣候條件、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及樹冠管理技術來確定。一般,氣候炎熱、土壤肥沃、土層深、施肥較多的,可定植稀一點;土壤瘠薄、土層較淺、坡地較陡峭的,可定植的密一點。一般株行距5m×4m。
(2)定植方法一般,應選擇品種純正、砧木和接穗愈合良好、根系發達、苗木新鮮和強健、無病蟲害的壯苗進行定植。定植前,要適當剪去過長和過密的枝梢,將過長的須根剪短,再蘸上黃泥漿。定植時,一定要把苗木扶直,使細根舒展,將細土逐漸填入根部,用棒搗實,隨填土隨搗實。最上層的覆土厚度,要高于地面20cm左右,并使苗木的嫁接口,露出土表為度。苗木定植后,應澆足定根水。澆水后,蓋一層松土,鋪地膜,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定植后,立即定干,即在苗木嫁接口上方30cm處,剪去頂梢,促使下部長出新梢,以后選定3-4個強壯的新梢作為主枝。
楊梅建園立地條件參考
(1)海拔高度一般來說,楊梅大多數栽培在海拔20-500m的山地。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年平均溫度降低,晝夜溫差增大,果實成熟期延遲。因此,在建果園時,可利用不同的海拔高度,種植楊梅,以延長鮮果的供應期。
(2)坡向盡量選擇北坡或東北坡。南坡,特別是東南坡,光照充足,溫度高,楊梅結果雖能略提早,但品質沒有北坡的好。在深山谷地或在深山盆地開園,不論哪一坡面,只要是有茂密蔭蔽,所栽植的楊梅生長、結果均表現良好。
(3)植被立地植被往往是土地肥沃程度的標志。如雙子葉的植物占優勢的土壤,往往較肥沃;在蕨類、杜鵑和青岡櫟等占優勢的土壤上,最適宜栽培楊梅。
(4)土壤砂質土最好,其次是砂粘土,再次是粘性土。
(6)生態條件應盡量保留周圍的植被。果園周圍植被保護良好的,果園空氣相對濕度往往比較均衡,害蟲的天敵多,園內病蟲害就少,而且果實品質也較為優良。
楊梅樹種植幾年結果
楊梅樹嫁接苗如栽培得法一般4~5年即可掛果,8年后進入盛果期,株產量50~80公斤,大樹株產高的達300公斤,最高達到500公斤,連片種植平均畝產1000公斤,高的可達2000公斤。主產地浙江仙居的特大果形的東魁楊梅,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能穩產高產,一般5~6年始果,10年后進入盛果期,株產30~50公斤,15~40年生大樹平均株產70~80公斤,最高達350公斤
楊梅常用肥水管理
1.當年林地可間種一年生菜、藥材或綠肥,以提高土壤肥效。爭取不用除草劑。
2.幼樹以速效性肥料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常年施肥2-3次。
3.成年樹一年追肥兩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逐株根施農家肥或過磷酸鈣1-2公斤;或每株施硫酸鉀1千克加尿素0.2千克,或尿素0.25千克加焦泥灰15-20千克。施后即覆土。
4.第二次是在采果后,占全年施肥量50-55%,按多結果多施肥的原則,逐株在樹冠滴水線下開10-20厘米的溝,施氮肥0.5-1公斤,0.3-0.5公斤的磷、鉀肥和30-50公斤土雜肥覆土。
5.此外,做好土壤改良,排除漬水等工作,確保楊梅的優質、高產。
我的一些楊梅種植經驗想說的
1、盡量不要用除草劑,楊梅是淺表肉質根,除草劑對楊梅損害太大,多用會帶來很多病及長勢的問題。
2、一定要在合適的季節種植,種植時要重修剪。這個才是提高種植成活率關健。
3、掌握不好,新手不要用有機肥,用油餅,炭胺為好。
4、移植后氣溫上升后的7、8月份澆水很重要
5、平常病蟲在5、7、8、9三個月的管理很重要。
標簽:楊梅